在祖国的大西南,有一块富饶的土地,这里群山环抱,风景秀丽,这就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。一个地名,就是一个故事,一段历史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,通过其地名志,探寻那些深藏在岁月长河中的珍贵记忆。
一、走进关岭
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,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。这里地处乌蒙山脉与苗岭山脉之间,是古代”五尺道”的重要关隘,素有”滇黔锁钥”之称。
二、地名志中的县志
在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地名志》中,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独特的地名,它们是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印记,见证了关岭的沧桑巨变。
1. 关岭
“关岭”一名,源于其地理位置。古时,这里是滇黔交通要道,山势险峻,关隘重重。因此,人们将这一带称为“关岭”。
2. 布依族与苗族自治县
关岭自古以来就是布依族和苗族人民的聚居地。1956年,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,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正式成立,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之一。
三、地方志里的故事
在关岭的地方志中,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,它们是关岭历史文化的瑰宝。
1. 红军长征过关岭
1935年,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关岭。在县境内,红军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,如“一担粮食”、“一碗清水”等,至今仍在当地传颂。
2. 民族文化传承
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。这里的布依族和苗族人民,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族风俗,如“三月三”、“六月六”等民族节日,以及独特的民族服饰、建筑、音乐、舞蹈等。
四、展望将来
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,在新时代的发展征程中,正以崭新的面貌,迎接美好的未来。这里的人民,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,让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,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通过本文的介绍,相信您对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一个地名,一段历史,让我们共同感受这片土地的厚重与韵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