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安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

2,507次阅读
没有评论

都安瑶族自治县:喀斯特山水间的文化记忆

位于广西西北部的都安瑶族自治县,坐落在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喀斯特山区。这里峰林叠翠,溶洞纵横,红水河穿境而过,滋养着瑶、壮、汉等多民族文化。自唐代设县以来,这片土地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独特的方志文献体系,成为解码地域文明的重要载体。

历史沿革与地方志起源

都安的修志传统可追溯至明清时期。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编纂的《都安州志》手抄本,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县志雏形,现存残卷中详细记载了当时行政区划、赋税制度及瑶族"石牌律"习俗。光绪年间修订的《都安乡土志》新增了物产考与军事防务篇,其中关于瑶族"盘王节"祭祀仪式的描述,为研究少数民族信仰提供了珍贵素材。

民国至当代的县志迭代

1933年铅印版《都安县志》首次采用现代方志体例,设立民族专章记录瑶族布努支系语言与服饰特征。该版本现存广西图书馆特藏部,近年已实现数字化县志下载服务。1980年代启动的新编县志工程耗时十二年,1993年版《都安瑶族自治县志》增设地质地貌、水文气候等科学数据,附有52幅手绘地图与78张历史照片,现可通过地方档案馆官网进行地方志下载

多元立体的地方志体系

除官方县志外,民间修志成果同样丰硕:

  • 《都安水利志》收录1958年"千池万窖"水利工程口述史
  • 《都安教育志》梳理明清书院至现代民族学校演变
  • 瑶学研究会编纂的《密洛陀古歌集》被纳入地方志附录
    这些专题志与1986年影印的《都安文史资料》共同构建起立体化的地域文化档案库,其中瑶族创世史诗《密洛陀》的七种异文版本最具学术价值。

数字时代的方志传承

2017年启动的方志数字化工程,将清代至2015年间28种县志相关文献转化为电子档案。访问"都安数字方志馆"平台,可在线浏览《民国都安司法档案》等稀有文献,部分资源支持高清地方志下载。2021年上线的3D版《都安喀斯特地貌志》,通过卫星遥感数据与实景建模技术,动态展示地下河系统变迁过程。

《都安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》作为地域文化基因图谱,不仅留存着红水河畔的集体记忆,更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焕发新生。从泛黄的手抄本到云端数据库,这些承载着瑶山故事的方志文献,正以多元形态延续着文明的血脉。

都安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

几千本免费县志: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🔗

出售全国各地县志、地方志、地名志等文史资料,包含明清、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

一本10元、二本18元、三本25元

四本30元、五本35元、六本40元

七本45元、八本50元、九本55元

十本60元,别的书籍可以代找!

点击复制微信加我,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,我先截图给你看,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,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!

另外,代找任意书籍,5元一本!

评论(没有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