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城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

7次阅读
没有评论

水城县地方志版本考略及文献价值

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,地处乌蒙山腹地,自古为多民族聚居地。自明代设卫所以来,其行政建制历经厅、州、县多次演变,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为地方文献编纂提供了丰富素材。现存各类地方志及文史资料逾二十种,构成研究黔西北社会变迁的重要依据。

历史沿革与早期方志

明万历年间《水西纪事》手抄本残卷,虽非严格意义的县志,却记载了彝族土司政权治理时期的山川风物。清乾隆四十三年(1778)设水城厅后,首部官修《水城厅志》于道光七年(1827)成书,设舆地、建置、食货等八门类,详录改土归流后的户籍田赋数据。该志木刻原版现存贵州省档案馆,2015年民族出版社影印本已纳入地方志下载资源库。

清代县志的编纂高峰

光绪二十二年(1896)重修的《水城县志稿》最具学术价值。总纂黄宅中引入经纬度测绘法革新传统舆图,增设"矿务"专章记载铅锌矿开采史,其中收录的18份矿契文书成为研究清代矿业契约的珍稀文献。民国初年石印本现存国家图书馆,2018年水城县史志办整理的标点本提供县志下载服务,PDF版本包含全文检索功能。

民国时期的转型与补充

1936年编印的《水城县志补遗》突破传统体例,首设"铁路"条目记载滇黔铁路勘测史料,并附48张银盐照片记录古城墙、文昌阁等已毁建筑。1942年由地方士绅辑录的《水城竹枝词百首》虽属文史资料,但其中"马帮铃彻三岔河""铅厂星火夜照天"等诗句,生动补充了县志中缺失的市井生活细节。这批文献现藏于县档案馆特藏室。

当代整理与数字化

1983年启动的新编《水城县志》历时九载完成,增设民族志、方言志等新门类,特别收录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的工业档案。2009年出版的《水城旧志五种》对明清至民国地方志进行汇编校注,电子版在"全国数字方志云平台"开放地方志下载。近年上线的"水城记忆"数据库,整合碑刻拓片、契约文书等362件民间文献,与官修志书形成互补。

水城县地方志版本考略及文献价值的深度挖掘,为研究西南边疆治理、民族关系演进提供了独特视角。从木刻线装到数字化资源,这些跨越三个世纪的文字记载,既见证着方志编纂技术的革新,更凸显出地域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。

水城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

几千本免费县志: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🔗

出售全国各地县志、地方志、地名志等文史资料,包含明清、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

一本10元、二本18元、三本25元

四本30元、五本35元、六本40元

七本45元、八本50元、九本55元

十本60元,别的书籍可以代找!

点击复制微信加我,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,我先截图给你看,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,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!

另外,代找任意书籍,5元一本!

评论(没有评论)